盛煌娱乐资讯

首届伏羲文化论坛在周口举行专家学者探讨讲好伏羲故事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明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三皇”时期,而伏羲,便是被人们尊称为“三皇之一”的人文始祖。

  那么,伏羲时代距今究竟有多远?伏羲是一个人物,还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名称?8月15日,河南省社科联和周口市委、市政府联合举行了“首届伏羲文化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南省社科联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伏羲研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

  初秋的清晨,薄雾若隐若现,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太昊伏羲陵,在天色尚未大亮之前,宏大的古建筑群透着几分神秘和庄重。

  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历史记载,伏羲出生于甘肃天水,建都在周口淮阳,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周口淮阳与伏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研究伏羲绕不开周口淮阳,而提及周口淮阳,最引以为豪的历史话题,也总是人祖伏羲。

  相传,在周口淮阳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伏羲结网罟教民渔猎、养牲畜充庖丁、画八卦造书契、作甲历定四时、定姓氏制嫁娶、建屋庐始定居。他还融合各部落图腾特点,创造了“中华龙图腾”,以龙纪官、分理海内,掀开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序幕。

  而作为“羲皇故都”的所在地,周口的老百姓世世代代也把伏羲尊称为“人祖爷”,自古以来就有祭拜伏羲的传统。每逢重大节庆日,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至三月初三,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会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聚集在太昊伏羲陵,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守陵、祭拜、祈福、许愿,并由此形成了具有数千年历史、规模巨大的淮阳古庙会,创下了单日祭拜人数82.5万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今天的太昊陵,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淮阳太昊伏羲祭典,也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今天的淮阳,正在依托“伏羲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特色文化品牌,全力创建5A级的“中华太昊伏羲始祖圣地旅游区”。

  “如果说100万年的人类起源史离不开盘古、有巢氏、燧人氏,5000年文明史离不开黄帝、颛顼、帝喾、尧舜,那么我们说,10000年文化史的撰写,就离不开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作为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伏羲文化蕴含着中华文明繁荣兴盛的基因密码,成为海内外华人心灵相通、血脉相融的精神纽带,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8月15日上午举行的论坛开幕式上,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研究员李庚香如此评价。

  而对于伏羲时代距今有10000年甚至更久的说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副主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震中持同样观点。他认为,从伏羲“教民以猎”和“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等记载中可以得出结论:伏羲时代是我国从旧石器时代文化向新石器时代文化的过渡期,年代为距今15000年到10000年之间。

  曾主持发掘贾湖遗址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在主旨报告中指出,伏羲氏不是具体的历史人物名称,而可能是一个以发明织网捕捞而闻名天下的古老部族为代表的历史阶段的名称。其辉煌阶段应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30000年到10000年之间。

  “如果伏羲的相当一段时间属于渔猎经济时代,如果炎帝时代代表了农业的发明与初步的发展,那么伏羲时代的下限很可能在万年左右,上限可能更早。我们期待学术界在对文献整理和考古资料整理的基础上,对上古时代进行一个全面科学的划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表示。

  上述专家的观点表明,伏羲时代由当下普遍认为的距今80006500年,再往前有了延伸,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距今至少10000年。而这一学说,也是在周口淮阳举行的首届伏羲文化论坛上,让不少本地专家学者耳目一新的内容。

  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文明先河,为中华文明的辉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其丰功伟绩,后人从未忘记并一直有祭祀活动,以缅怀感恩。那么,对于今天的我们,研究伏羲文化的现实意义又在哪里呢?

  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刘雁翔认为,通过研究、祭祖以及讲好伏羲故事等活动,以追寻中华文化精神及其发展源泉,从而丰富中华古文化,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自豪感,提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伏羲文化既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深入探讨伏羲这一多民族共享共有的文化符号,对于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也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明钦说。

  “我们要认识到,对于伏羲、黄帝等民族共同先祖的确认与尊崇,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巨大的精神力量,铸就了我们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因而,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积极地继承和发展这种文化传统,充分发挥其在当今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王剑认为。